超长文分析花鲢白鲢究竟能否控藻,仔细看完

超长文分析花鲢白鲢究竟能否控藻,仔细看完

鲢和鳙是我国最常见、也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大的两种淡水经济鱼类[1]。鲢、鳙、青鱼和草鱼被并称为“4大家鱼”,在我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鲢和鳙,不但曾是我国池塘的主养鱼类,也被广泛用于全国各地湖泊、水库的增殖放流,成为这些湖库中最主要的鱼类放养品种,其产量在我国湖库的平均渔产量中占到40%左右,乃至在一些湖泊、水库中,其产量更是占到70%以上。因此鲢鳙毫无疑问是我国湖库中最具影响的优势类群,也是我国湖库食品结构区分于国外湖库的最显著特点。但是,人们对鲢鳙的兴趣并不只局限于其渔业利用价值。由于鲢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因此利用鲢鳙来控制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蓝藻水华的想法及研究也早已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兴趣[]。这1技术现在都以“非经典生物操纵”而广为人们所熟知[5],但是人们对鲢鳙能否控藻的认识始终存有争议,至今未能达成共鸣。实际上,关于鲢鳙食性及其生态学效应的国内外研究,不可谓很多,但使人遗憾的是,这些研究结果之间常相互矛盾,不但使展开这些研究的学者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不能达成统一,也会使看过这些研究的人对此感到疑惑和莫衷一是。即便在国内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机构内部,不同科学家之间的意见也常现分歧[]。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虽然在展开鲢鳙控藻实验时由于实验设计和条件的不同会出现控藻成功或不成功的不同结果,但是对“鲢鳙能否控藻”的认识,笔者认为不应存在“能与不能”的两种结论。而对该问题的认识之所以会出现分歧,一方面固然与该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但另一方面还由于科学研究,大多如“瞎子摸象”,囿于研究者的知识基础及其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精力、研究经费和实验条件等,使得每一个实验都似“一个瞎子的摸象”,不同实验的结果不同是可以想见或可以被认可的。但落实到对“鲢鳙能否控藻”的回答时,就不应是“见仁见智”了,由于真谛只有一个,不因研究结果的不同而改变。那末,面对鲢鳙控藻实验的矛盾结果,你究竟相信哪个呢?当很多人还在怀疑鲢鳙能否控藻的时候,“非经典生物操纵”的提出[5],无疑使人们对鲢鳙控藻有了明确的认识。但是非经典生物操纵的理论本身并不是完善到足以让所有人都相信鲢鳙控藻的结论,特别是在非经典生物操纵提出后,仍不断有新的实验证据证明,鲢鳙不能控藻或不能消化蓝藻。因此在此背景下,虽然选择鲢鳙控藻“只能使普通的渔民沾恩”,而不能给“水处理企业或装备制造商或收藻船制造者等带来利润”,而使“决策者毫无兴趣”[6]的情况也确切存在,但最少在学术界,人们不愿意相信“鲢鳙控藻”或仍对此提出质疑,则更多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而至。因此不管非经典生物操纵在我国国内有多么深入人心,但要使“鲢鳙控藻”的结论为所有人所接受,则最少还要对那些鲢鳙没能控藻的实验研究给出非常公道或真正令人信服的解释,固然最好还要能对鲢鳙控藻提出更确实的科学证据。为了帮助人们解答“鲢鳙究竟能否控藻”的疑惑,笔者在此提出并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为何不同的研究者得到的结果会如此悬殊乃至完全对峙?对现有如此众多的鲢鳙控藻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的话,是不是已到了可以达成共鸣的时候?如果现有的证据还不足以构成共鸣,那末今后应展开怎样的研究才能有助于问题(分歧)的真正解决?探秘鲢鳙控藻实验成败的缘由我们对任何科学问题的认识,都基于两方面的知识:1是基于现有科学理论所能作出的判断;2是得到了对相干科学问题的视察或研究结果的支持。之所以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不认同“鲢鳙控藻”的结论,就是由于,要末他们通过自己的视察研究发现了鲢鳙没有控制住藻类,或发现了鲢鳙不能有效地摄食消化蓝藻的现象;要末看过这些研究的人认同了研究者得出了这些结论。因此解答鲢鳙能否控藻的问题,必须要找出致使鲢鳙控藻实验结果差异的缘由。在探访引发鲢鳙控藻实验成败的缘由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鲢鳙控藻问题做一些必要的说明。首先我们必须指出,人们对鲢鳙控藻的理解上常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即把鲢鳙控藻与鲢鳙对藻类的直接控制作用完全同等。辨别“鲢鳙控藻”与“鲢鳙对藻类的直接控制作用”对正确认识“鲢鳙能否控藻”的问题是非常关键或至关重要的,而二者之间的区分也是不言而喻的,即鲢鳙控藻=鲢鳙对藻类的直接控制作用+鲢鳙对藻类的间接控制作用。疏忽了鲢鳙对藻类的间接控制作用,会使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假想一下鲢鳙控藻(非经典生物操纵或保水渔业)的具体运用场景吧。在利用鲢鳙控藻时,通常就是将鲢鳙鱼种依照一定的数量和比例投放到湖泊中以发挥其对藻类的控制作用。此时,鲢鳙是湖泊生态系统中影响藻类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绝非唯一因素。即水体中的藻类除受鲢鳙的直接影响外,仍同时遭到了上行作用(氮磷等)、竞争作用(其他藻类)和其他下行作用(如浮游动物对藻类的牧食作用,可能这类作用会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的共同或综合影响。另外,鲢鳙对藻类的直接作用,还存在着一个时空进程问题。即鲢鳙与水体中的藻类并不是总是同处一个空间,由于鱼类的集群行动,致使某个时刻的鲢鳙主要集中在湖泊的某一局部,因此不同湖区,鲢鳙对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牧食压力是不同的,水体越大,这类空间异质性就越大,鲢鳙对藻类影响的这类空间进程或格局(鲢鳙从这个索饵场迁移到下一个索饵场的进程)也就越清晰。例如在浙江千岛湖,为了能捕到水库中的鲢鳙,捕捞队常常需要依赖经验丰富的渔民去寻觅鱼群的位置(渔场)。鱼群位置的变迁,是鲢鳙对不同区域藻类展开牧食的直观反应。其次,我们还要辨别“鲢鳙在任何情况都不能控制藻类”和“鲢鳙由于数量不足,而没能控制住藻类”之间的区分。即我们观察到的放养鲢鳙后藻类数量仍在增加的现象,究竟是由于鲢鳙牧食使藻类数量的下落还不足以抵消藻类因营养物过量造成的增长呢,还是由于鲢鳙不能摄食、消化藻类而根本就不能控制藻类?由于假设是前者引发的,那末只要增加鲢鳙至一定的数量,藻类还是可以被控制住的。这两种情况之间明显是不同等的。第三,我们还要搞清楚鲢鳙控藻也是有条件的。即运用鲢鳙控藻,通常都是在点源污染得到了较好控制的条件下,或湖泊主要是受难以控制的非点源污染影响下,才能利用鲢鳙等生物控藻的手段。如果在点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水体,或污染强度非常大的水体,那末仅利用鲢鳙来控藻也不容易成功,但这并不是是由于鲢鳙不能控藻,而只是由于在污染没有得到控制的水体中,藻类因过量的营养物作用使得其繁殖速度很快,单纯利用鲢鳙控藻的速度已赶不上其增长的速度了。在这样的水体中,把污染负荷降下来是能否控藻的条件。这与前面的情况也有一些类似,都是(营养盐对藻类的)上行作用大于了(鲢鳙对藻类的)下行控制了。只不过,前一种情况主要是鲢鳙数量不够造成,而后一种情况,再增加鲢鳙也是没用的,下降污染负荷才是关键。在有了上述这些共同认识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鲢鳙控藻实验为何会有成与败两种不同的结果的。我们无妨先来看看那些鲢鳙控藻失败的案例吧。案例1:早在年月,大连水产学院史为良教授及其同事就在水泥池条件下展开了鲢鳙能否控藻的控制实验[8]。他们利用水库库岸边的8个容积为3立方(面积约2m2,深1.5m)的水泥池分A、B两组同时进行。A组池底加入半寸左右厚的水库底泥,B组不加。实验池内注入库水,分别以每立方0,6,18,36尾的密度放养平均全长.97px的鲢鳙鱼种(鲢鳙之比为2:1)。同时在水库库区同一箱养殖区域选定10个相邻箱,分别以每箱(规格7×4×1.8)0,0.6,1.0,1.5万尾的密度放养全长px左右的鲢鳙鱼种,分C、D两组进行实验对比。他们每5天测定一次水化学、水生生物的变化。每次采样时间为下午3:00~3:30。箱实验期不洗箱,水流交换很弱,微量测流仪已测试不出流速。箱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水化学和水生生物学测定。实验周期(在水泥池和箱)均为20天。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放养鲢鳙使水体低级产量、浮游植物生物量和P/B系数大幅度上升。其中,密养池变化幅度大于稀养池,A组强于B组。一样,鱼种密度较高的箱内,浮游植物生物量、生产量和P/B系数等均未因鲢鳙摄食而相应减少,附着藻类却明显比未养鱼的空箱多,且箱内浮游植物生物量、生产量和P/B系数也稍高于箱外。另外,随着放养密度到达1定量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也明显出现了小型化,优势种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以A组为例,未养鱼的A1号池,每毫克浮游植物的细胞数在万个,而每立方放养36尾的A2号池,每毫克浮游植物的数量则到达万个。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浮游动物生物量下落,且也出现小型化。而鱼类生长随密度增加而变差。实验结果表明,鲢鳙不能控制水体中的藻类数量。案例2:尔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阮景荣研究员及其同事于年前后也在实验室水族箱条件下展开了鲢鳙控藻的实验研究[9]。他们选用了12个60L的水族箱,分3个实验组和1个对比组,每组设3个重复,水族箱添加以活性炭过滤过的自来水配置的一种被称为WC的藻类培养基,水深为31cm,并接种罗非鱼实验留下的混合藻类培养液,接种的初始密度为0.15×个细胞/L,接种的藻类有颤藻、镰型纤维藻、菱形藻、栅藻、小球藻和衣藻等,其中颤藻占80%以上。藻类接种后第三周,引入大型溞,密度为每一个水族箱22个成体。在接种大型溞后第四周再放养规格分别为2.5~87.5px的鲢鳙鱼种,放养密度平均为15g/m3。其中两组为鲢和鳙单养,两组鲢和鳙混养,实验共延续27周,其中鲢鳙放养后实验延续了21周。为了能使接种藻类生长,每一个水族箱都配备了~lx的光照,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水族箱水温控制在25℃左右,水样每周收集一次,用于水生生物和水化学测定,每周于采样后给各水族箱补充等量的营养物和自来水,其营养物补充量系依照WC培养基用量的1~5%逐步增加,实验期间的平均磷负荷为/(m3·d)。实验结果表明,鲢鳙引入微型实验生态系统后,大型溞密度下降,而浮游植物密度增高,其消长幅度以单养鳙组为最高,同时,浮游植物的组成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蓝藻和硅藻所占的比重显著下落,而绿藻的相对密度有大幅度的增长。鲢、鳙放养期间,各实验组的总低级生产力,和II、IV组浮游植物低级生产力都显著地高于对比组(p0.),表明鲢鳙并不能控制藻类生物量的增长。由于鳙常被认为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因此放养鳙将致使浮游动物小型化,基于经典生物操纵理论,放养鳙将不但不能控藻,而且可能加速藻类特别是蓝藻的增长。因此鳙控藻不成功的结果也仿佛更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多项“以鲢控藻”的实验,也没有显示出成功的控藻结果。案例3:唐汇娟、谢平[10]在武汉东湖水果湖湾展开了一个围隔实验,围隔骨架采取钢管结构,用不透水的聚乙稀塑料布缝合成袋状,即底部被封死固定于钢管上,使围隔内外基本没有水交换。围隔为2.5m×2.5m的正方形,围隔中水深一般为2m。用抽水泵向围隔中注入附近的湖水,随后将在附近搜集到的东湖底泥加入到围隔中,使各个围隔中底泥厚度到达5cm。待底泥沉积1夜后,在围隔中放入鲢。实验用鱼为1龄鱼,平均体长为(19.1±3.3)cm,均来自东湖附近的小池塘,放入围隔之前在湖边驯养。实验共设4个不同的鱼密度:0、、和g/m2,即低密度(LF)、中密度(MF)、高密度(HF),和1个空白对比:不放鱼(NF),每一个处理设有2个重复。虽然论文作者没有给出实验的具体时间,但根据其中提供的部份信息可以推断,该实验是在年5~6月间进行,实验延续了2个月。实验结果为:(1)氮磷浓度方面,围隔氨氮低于湖水,各围隔氨氮无显著差异;正磷酸盐浓度,无鱼围隔显著高于有鱼围隔和湖水,但三个有鱼围隔,以中密度组(MF)的磷浓度最高,且显著高于高密度组围隔(HF)。(2)透明度方面,则围隔高于湖水,无鱼围隔高于有鱼围隔,有鱼围隔,透明度又随密度而递增。(3)虽然有鱼围隔中,浮游植物生物量与鱼的密度呈反比,即随鱼密度增加而减少,但有鱼围隔生物量又大于无鱼围隔,表明,以鲢控藻的实验并没有成功。在分析造成该实验结果与以往围隔能够控藻的实验的差别时,唐和谢认为,主要基于2个方面的因素:1是该实验与以往实验的季节不同,其他围隔实验多在夏季蓝藻爆发季节,使得无鱼围隔更容易爆发蓝藻;2是可能无鱼围隔中存在较多的大型溞(但实验中实际是透明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蓝藻的产生。案例4:而更近一次显示“鲢不能控藻”的围隔实验是由暨南大学在广东省从化市流溪河水库进行[11]。该水库位于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北回归线)附近,其气候和水文条件可能与长江流域水库有一定的差异。流溪河水库是一座典型的峡(山)谷型水库,最大水深达73m,平均水深为21.3m。水库的面积为15.25km2,库容3.25×m3,为一贫中营养型水库。控藻实验在24个围隔中进行,每一个围隔的体积为长×宽×深=4(m)×4(m)×6(m)。围隔底部封闭,上口敞开。围隔全部固定在由铁桶和铁架所构成的浮床上,围隔离岸约50m,为避免围隔内鱼类逃逸和水库内鱼类进入,围隔顶部上方均高出水面约1px,围隔内实际水体积约为85m3。该实验设置对比组、添加不同营养盐浓度梯度组(下设低浓度营养盐、中浓度营养盐、高浓度营养盐三个梯度)与添加不同营养盐浓度梯度+鱼(低浓度营养盐+鱼、中浓度营养盐+鱼、高浓度营养盐+鱼)等共七个处理组,每一个处理组设三个平行。实验添加的营养盐为NH4NO3和KH2PO4。三个浓度梯度的N和P分别为:低浓度组0.3和0.03mg/L;中浓度组0.6和0.06mg/L;高浓度组0.9和0.09mg/L。营养盐添加时先用围隔内的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将其均匀地泼洒入围隔内、并充分搅拌围隔内的水使其均匀分布于围隔内的水体中。实验用鲢的规格为1龄鱼种,其平均体长约为.5px/尾,体重约为80g/尾。围隔中鲢的放养密度为4g/m3。实验于年4月24日正式开始,至6月7日结束。实验结果显示,有鱼围隔透明度小于无鱼围隔,TN低于无鱼围隔,TP则高于无鱼围隔;有鱼围隔的叶绿素a浓度也高于无鱼围隔,且鲢使围隔内的蓝藻、绿藻、硅藻和隐藻生物量升高,鲢还使围隔内藻类小型化,使10μm的藻类生物量明显升高。总之该实验的结果仿佛也说明了,放养鲢使围隔藻类不降反升,用鲢控藻被证明是不可行的。除这些实验研究外,Wangetal.[12]还通过对我国长江中下游的35个浅水湖泊和10个池塘的大规模调查,探讨了鲢鳙与藻类的关系。他们调查后发现,叶绿素a含量在鲢鳙产量超过kg/公顷的湖泊显著高于低于kg/公顷的湖泊,但总磷与叶绿素a或总磷与透明度的关系,在这两类湖泊中并没有显著差异,据此他们得出结论:鲢鳙不能下降叶绿素a或增加水体透明度,故不宜作为旨在改良水质的生物操纵之用。对鲢鳙不能控藻的证明,还来自一些间接证据。王银平等[13]利用原位实验调查了鲢鳙粪便中的藻类是不是具有光合活性。其研究方法是:在中科院南京地湖所太湖实验站设置规格为1m×1m×1.5m(长×宽×高)的敞口式聚乙烯不透水围隔9个(鲢组、鳙组和对比组各3个),加入经μm筛预滤的湖水和鲢鳙。所用鲢规格为体重84.8±2.3g,体长17.7±1.2cm,鳙规格为体重76.6±1.7g,体长17.2±1.5cm(均购自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实验前对这些鱼类进行了7~10d的微囊藻驯养。实验开始时,将饥饿72h的硬朗鲢、鳙分别放入微囊藻水华严重的围隔中,每组10条,对比组不放鱼。待排泄稳定,分别搜集围隔内漂浮的条状排泄物,用去离子水缓缓冲洗排泄物表面附着物后转入盛有经0.2μm滤膜预滤湖水的锥形瓶中超声振荡,打匀,随后等量移取至透析袋中(截流分子量14KD,半周长mm),然后将透析袋分别悬挂在对应围隔中进行原位渗透培养。对比组透析袋中加入未被摄食的经超声震荡的微囊藻悬浮液。实验期间,每天定时摇动透析袋4次,每2d取样测定藻类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a和胞外多糖浓度、藻细胞密度,培养周期13d。于实验第1、7和13天取样进行藻种鉴定,并利用德国Walz公司生产的双通道PAM-荧光仪,对藻类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研究结果发现,微囊藻经鲢、鳙滤食后,虽然其在排出鲢鳙消化道后的第一天,其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力(Fv/Fm)、PSⅡ潜伏光合活性(Fv/Fo)、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力(Yield)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而光化学猝灭(qP)和非光化学猝灭(NPQ)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但随着培养的推动,其光合活性的参数迅速升高,至实验结束时,鲢、鳙组的Fv/Fm、Fv/Fo、Yield和qP均显著高于对比组,其非光化学猝灭(NPQ)又显著低于对比组(P<0.01)。原位培养期间,鲢、鳙组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呈增长趋势,且鲢组明显高于鳙组;鳙组藻类游离胞外多糖含量增长幅度高于鲢组。至实验结束时,鲢、鳙组浮游藻类总生物量分别为对比组7.78、6.55倍,因此他们认为鲢、鳙单次滤食未对微囊藻造成生理上的致命损伤,而藻类由于超补偿生长,其光合及生长活性在短时间恢复并显著增强,有潜伏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利用鲢鳙控藻的技术值得商议。看了这些研究,你是不是也对“鲢鳙不能控藻”的结论深信不疑了呢?鲢鳙能否控藻,长期以来在国内(外都)广存争议,至今未能达成共鸣,导致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纳税人的Money,被不能不用于展开相干议题的验证性重复研究,而不是被用于如何提高其功效的优化研究;同时也由于对这1问题分歧的仍然存在,乃至可能对鲢鳙不能控藻的负面认识为某些重要人物所认同,从而或会使鲢鳙对我国水环境的保护作用得不到应有的运用,或可能使一些毛病的水环境管理政策被推出。因此尽早构成对这个问题的明确解答或构成共鸣,对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前面给大家介绍了一些鲢鳙不能控藻的研究案例,有关这些鲢鳙不成功控藻的研究案例,请参考:鲢鳙控藻:质疑的人们看过来(1)

参考文献fectofSilverCarp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andFreshwaterMusselElliptio

MaZ..ANon-classicalBiomanipulationExperimentinGonghuBayofLakeTaihu:uacultureResearch.46:-.20.谭玉钧,李家乐,康春晓..利用隔离水界研究池塘施磷肥的效果和鲢、鳙鱼控制水域富营养化的作用.见:朱学宝、施正峰主编,中国鱼池生态学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1.朱学宝,施正峰主编..中国鱼池生态学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本文来自:科学刘其根博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白癜风能怎样根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ythope.com/lysl/1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