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绝招
1.对付小杂鱼
在水深一米以上的水域垂钓,选五号浮标以上(也可以用小浮标),采用两种抛钩方法交替使用,一种是上饵后尽力将钩饵远抛,当钩饵落水后迅速将渔杆回拉50--70公分(视水深情况而定).在浮标将起身时立即将杆送回钓位(也就是将回拉的50--70公分送回).这样钩饵在水中始终处于快速运动状态中。但小杂鱼很快也能适应。
再采取另一种抛钩时故意让钩饵和浮标落在一点上的抛钩方法,发现小鱼又开始捣乱时改用上一种方法,两种抛钩在水面的落钩饵点相差一两米,让小杂鱼往返奔波直致疲惫不堪。对付小杂鱼很解气.
我在平龙水库常用这种方法,只要你两种方法交替使用,一有小杂鱼马上改变方法,半个小时后就会有效,开始时钓饵在半水就没了,3-40分钟后改变方法前几钩是能到底的,一二个小时后它基本上不再追了.如果不用这个方法,就别在这样的地方钓了,有好方法的请赐教.我在平龙水库两个小时曾钓过4斤6两蓝刀.
2.对付钓底
钓底后站起身尽力将渔杆前伸,杆头不湾恰好弓直线,轻抖动杆头数次既脱(钩硬底可解脱90%以)。此法解救过无数钓友的钩。
3.对付滑鱼
鸭肝打成浆冷冻或打成浆晒干后磨成粉冷冻(分成一次份).钓鱼时用保温杯带出.
夏天每次只能开够钓一个小时的钓饵量.冬料5比肝1,夏料10比肝1;
冬季晒鱼虾干后电烘(不熟)磨粉冷冻夏用效果一样好。属万能钓饵。
一提到高手大家都肃然起敬马上就想到全国级的高手,程宁、崔德民全国有几个?更何况我们这小地方!况且池钓高手不等于野钓高手,常见钓鱼冠军野钓战绩平平。野钓比池钓情况复杂多了,最显著的是小鱼多大鱼少。小鱼多就造成投饵少时被小鱼吃光了形不成鱼窝,打窝聚鱼慢且诱钓不统一常造成下面都是汽泡就是不咬钩。野鱼对商品饵有警觉性。
所以我的自制饵是战胜高手的法宝(已说明是野钓,我又没有参加全国野钓比赛,故本人所说高手乃本地野钓高手也)。关于饵料如果我说出来真担心老鬼等饵料商把我杀了!我能吹吧。哈哈!
其实自制饵料无非是:花生夫、玉米粉、大米粉、黄豆粉(以上要备粗细两种)、鸭肝、小鱼粉、小虾粉、饲料添加剂、香精。关键是具体情况具体应用。
主要的制做方法有:最主要的是蒸(冷水和上高压锅蒸十分钟),这是其它钓友少用的,也是鱼最好吃的;泡、炒(这两种要有添加剂如糖等)
我常用的钓饵:夏,蒸玉米粉花生夫+炒米粉+饲料添加剂+香精钓时粘虾粉或肝粉;冬,花生夫+蒸红薯+炒米粉+鸭肝浆+饲料添加剂+香精
要点:大米炒香磨粉越细越好,入水奇香,雾化特好!小鱼多时饵料要粗细混合。
开钓:开始左右两窝,勤起多投,不同饵料不同香精。后看情况定用一窝一料,也可以钓两窝,我不反对如果你不累的话。
鱼饵的制做方法及技巧
玉米面粉+花生麸(北方用豆饼或豆粕粉)+水调成糊状上高压锅蒸十分钟,出锅后装入保鲜袋内备用(十几个小时不会变质),到钓点后与大米粉(先炒后磨,北方应该用细麦麸)等添加剂一起开料(每次开1-2小时的钓量)。
本人认为人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摄食习惯,如南方人主食花生油、大米,北方人主食豆油、小麦这些食物及残渣最终以不同渠道流入水中从而影响鱼类摄食(本人愚见)。所以要因地施钓,灵活机动如在居民区边要加大米粉量(本人主要以南方为例,请北方钓友多包涵),在常有人钓鱼的地方要加入常用的商品鱼饵等,这是自制钓饵的一大法宝。
香精的加入要先浓后淡,正如人的口味一样好厨师第一道菜总是咸一点最后一个菜既使不加盐你也会觉得正合口味。这是自制饵料的又一法宝。香精的使用前面已有钓友用比较专业的文章介绍了请查阅。
在下前年九月下岗后因属40-50人士,上不攀下不就只好抄起了钓竿至今垂钓已有余日,因无分文收入不得不尽量减少开支以取乐,多篇钓鱼日记浓缩成以上四点“精华”贡献给喜欢野钓且喜欢自己动手取乐的朋友。也算作我新年的礼物,并预祝各位钓友新年钓出好心情!
饲料添加剂是一种集氨基酸、香精、开胃剂等为一体物品,饲料店有售。上次笔误“夫”作“麸”,“杆”作“竿”惭愧,抱歉!
以下摘自林瑾(l.j)文:“花生夫”即是“花生麸”,是花生榨油后的残渣,一般它有两种形态,一为片状,二为饼状,片状的花生麸较易被水泡开,用做基饵有较好的雾化效果,加上它是经过炒香的,有一股天然的油香味,有些好的花生麸可不加商品饵就可以成为上佳钓饵。
饼状的花生麸一般用于海竿钓沉底法,方法是先把饼状的花生麸分割成50X50MM的方块,中间穿孔,以可过连线环即可,用连线环穿过花生麸饼的中孔后,挂上一副“盘子钩”或叫“麻风钩”的即可下钓,我用此法在西江野钓,不但四大家鱼,连胡子鲶也得过不少,是一种廉价实用的野钓用饵。
我每年大概要消耗10--15斤左右(因为我不喜欢钓海竿,所以用量较少),才20元,比较划算。
野钓不同于在精养池塘钓商品鱼。野钓难度大,对钓技要求高,特别是在水面宽、鱼头稀少的钓场,其特殊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也许正因为这样,野钓才具有挑战性,才对鱼迷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笔者偏爱野钓,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野钓招数,在此以飨钓友。
一、长竿短线显优势
野钓水域情况复杂,不少钓点水面有杂草、水下有乱石等障碍物,而这些地方偏偏又是鱼喜欢聚集的地方,“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的渔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野钓中,如果采取线与竿等长,抛钩入水的钓法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受风力和抛钩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总是会出现偏离钓点的情况,而且容易缠在杂草上,断线失钩,让人烦恼。
我改用8米的硬调竿,配上3米的短钓线,情况就大大改观了,这种钓法的优越性有四点:
一是可以把钩饵准确地放入窝点,哪怕周围杂草密布,只要有碗口大的空隙就行,对复杂水域适应性很强,特别是适合于走钓。
二是打窝方便、快捷,可在竿梢上套上气门芯,夹一个小塑料瓶,放入饵料,随意选点打窝,并且饵料入水集中,避免了浪费,还增强了聚鱼效果。
三是可以垂直慢提慢放钩饵,动态仿真,使饵“活”起来,有效地增加了钓获率。
四是可以将上钩的鱼直接“拔”出水面,避免鱼钻入草窝,断线跑鱼。
二、香油蘸粉打窝好
钓鱼窝料各种各样,通过比较我觉得香油蘸粉要略胜一筹。
具体做法:用一个小玻璃瓶装入适量纯正的小磨麻油,另一瓶装入用文火炒香后磨成的黄豆粉,钓时每次收竿都用香油蘸豆粉摇两次,然后用长钓竿准确地送进窝点,这种蘸饵香气扑鼻,如果顺风,人站在几米处都能闻到,尤其是在冬季鱼索饵范围小,食欲不佳时效果尤佳。
这种打窝法好处是:
(1)对鱼引诱力强,发窝较快,更重要的是鱼窝持续时间长,比用丁香酒米做窝效果好得多;
(2)符合窝料香、散和鱼窝少投勤补的要求;
(3)避免了抛投饵料面积大浪费大和声响大,容易惊扰鱼的缺点;
(4)取材方便,几乎家家都有,而且省料,经济实惠,克黄豆,克香油可用半年,比其它商品饵要划算。
三、钓饵缓沉多钓鱼
传统钓法多使用单坠,还有的钓友为了提高抗风效果,使用大漂、重坠,这就造成钩坠入水后迅速一沉到底。然而,野生鱼类喜欢吃浮游生物,动态食物能刺激鱼,进而追逐吞咬,对静止的“死”饵则不感兴趣,食欲降低,根据鱼的这一习性,在配制钓饵时一定要使鱼钩缓慢下沉,呈现出欲沉非沉状态,延长钩饵从入水到沉入窝底的时间,增加鱼发现“活”饵的机会。
要做到这一点,应尽量用小漂、小钩、轻坠,如果为了抗风的需要,漂和坠必须大一些,那就选择中间有鼓肚,但漂尖细长的风漂,以增强灵敏度,然后把较大的铅坠一分为三,变为上、中、下坠,上坠与大坠相隔40~50厘米,中坠居中,特别是下坠,距钩1~2厘米,重量一定要轻,能使鱼漂下沉一目左右即可。
在野钓中,如果能将这三招综合起来,娴熟运用,垂钓效果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钓鱼谚语大全1、鱼类生活规律谚语;
2、钓鱼乐趣谚语;
3、钓鱼与工具谚语;
4、钓鱼与气象谚语;
5、钓鱼与季节谚语;
6、钓鱼与水情谚语;
7、钓鱼与饵料谚语;
8、垂钓于技巧谚语;
9、钓鱼谚语解释。
一、鱼类生活规律谚语鱼类生活规律
“一日三迁,早晚遛边”。(说明鱼儿一天之中要迁动三次。早、晚在近岸边的浅水里觅食,中午,在水域的深处。)
“一方江水一处鱼,一方鱼吃一方饵”。
“春钓浅滩,夏钓潭,秋钓荫边,冬钓阳”。
“清明一滴水,河里一条鱼”。
“春钓桃花开,秋钓桂花鱼”。
“夏季鱼找食,冬季食找鱼”。
“小麦黄,钓鱼忙”。
“人穿棉袄鱼不动,人穿夹袄鱼儿动,人穿单衣鱼直蹦”。
“夏天不钓草,等于瞎胡跑”。
“钓鱼面对风,鱼竿弯弯动”。
“宁钓下风,不钓平静”。
“夕阳西下,钓鱼最佳”。
“和风细雨,钓鱼最佳”。
“霜下东南风,十钓九放空”。
“小鱼惊慌逃,大鱼快来到”。“水下小鱼多,大鱼不在窝”。
“三月三,鲤鱼上河滩”。
“清明前后,鲫鱼抢钩;过了谷雨,百鱼近岸”。
“春钓阳,夏钓雨,秋钓全天,冬钓午”。
“春钓滩,夏钓荫,秋钓潭,冬钓阳”。
“烈日当午,钓鱼气鼓鼓;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
“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大王八(鳖)”。
“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
“水呈泥汤,钓鱼泡汤”。
“水涨钓浅,水退钓深;水浑钓浅,水清钓深”。
“深浑可钓近,清浅宜钓远”。
“宁钓活水,不钓死潭”。
“梅雨钓鱼,越钓越喜”。
“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
“雨后放光,钓鱼辰光”。
“雨季鱼靠边,撒米应撒边”。
“雪前钓鱼,雪后扩炉”。
“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
“水清如镜钓鱼不行,水呈泥浆钓鱼泡汤”
“一日三迁,早晚钓边”。
“早晚钓近午钓远,天阴下雨钓边边”。
“方池钓四角,长池钓两腰”。
“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
“桥梁水闸旁,鱼儿排成行”。
“风前雨后,钓鱼丰收”。
“雨季鱼靠边打窝撒池边
“早晨钓黎明,傍晚钓黄昏”。
“鱼儿露头,收竿快走”。
“钓鱼不撒窝,大都钓不着”。
“浮子频点头,准要上泥鳅”。
“老手凭经验新手图方便”
“上午钓西,下午钓东,要想多钓钓下风”。
“慢提轻轻动,鱼儿上钩多”。
“急抖竿,慢引遛,钓得大鱼不会走”。
“钓鱼钓静,切忌动多,蹲下少站立,背身影,钓得鱼儿没处藏”。
“增氧机响得欢,鱼儿爱向那里钻”。
“细其纶,小其钩,垂钓鲫鱼必丰收”。
“进水口,鱼上走”。
“水下小鱼多,大鱼不在窝”。
“小鱼惊慌跳,大鱼快来到”。
“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鱼在”。
“河边水腥气,钓者好运气”。
“涨钓河口,落钓深潭”。
“急流钓边,缓流钓边”。
“清明前后,百鱼抢钩”。
“浮子横着爬,不是螃蟹就是虾”。
“春风送暖,柳绿花红,举竿垂钓,旷身怡情”。
“草变青,鱼儿新;草变黄,鱼儿忙”。
“无风不钓鱼”。
“雨后放光,给垂钓帮忙”。
“遛鱼,遛鱼,千万莫急”。
钓鲫用谚语
“西朝阳,没身影,钓得鱼儿没处盛”。
“轻提钓饵动一动,鱼儿上钩勤又勤”。
“清水钓素饵,深水钓荤饵,静水钓素饵,流水钓荤饵”。
“夏季鱼找食,冬季食找鱼”。
“鱼食不对口,回家必空手”。
“水库钓沟汊,浮钓钓靠坝,深浅钓交会,陡坡钓破下”。
“上午钓西,下午钓东,要想多钓钓下风”。
“早晚钓近午钓边,天阴下雨黑夜钓边边”。
“会看风向,鱼儿勤上”。
“水下瓦砾多,钓鱼不打窝”。
“食饵不对口,鱼儿摇尾走”。
“风动鱼儿动,风停鱼儿静”。
“水面鱼泛花,钓鱼不想家”。
“水至清无鱼,水太浑走人”。
“水深钓浅浅钓深,水缓钓急急钓缓”。
“清明到,钓翁笑,麦子黄,钓鱼忙”。
“钓鱼钓顶风,顺风必落空”。
“钓鱼不钓午,钓午白辛苦”。
“阴天钓鲶,收获可观”。
“无月钓鲶,月夜钓鲤”。
“昼钓鲫鱼,夜钓鳖鲶”。
“水面有鱼浪,鱼在水中藏”。
“水面多鱼浪,定是有鱼相”。
“鱼儿嚼水,下竿白费”。
二、垂钓乐趣谚语“一竿在手,其乐无穷”。
“一竿在手,延年益寿”。
“拿起鱼竿,丢掉药罐”。
“钓鱼有益,老少皆宜”。
“钓鱼钓鱼,十钓九误”。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子陵钓鱼,自得其乐”。
“春风送暖,柳绿花红,举竿垂钓,旷神怡情”。
“赤日当空,万物峥嵘,柳荫垂钓,人在画中”。
“金风飒飒,鱼肥水清,静坐凝视,胜似练功”。
“银装素裹,凛冽寒风,深潭钓鱼,其乐无穷”。
“钓星钓月钓太阳;钓情钓趣钓健康
“跨进钓鱼的境界为钓鱼;跨出钓鱼的境界为钓意”。
“唯鱼是鱼,不得鱼随鱼,而鱼处处鱼”。
“钓山钓水钓花鸟钓江钓海钓情怀”。
钓翁的本意在于:
“与氧常融,与绿常青;与友共乐,与水共嬉”。
“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于青山绿水之间也”。
“钓鱼钓娱垂钓垂调(情调)”。
三、垂钓与工具谚语“软钓竿细钓线,小钩小漂配小坠”。
“直鱼竿,细钱线,快钩挂饵不露尖”。
“细其纶,芳其饵,必然钓到鱼”。
“钓鲫三大巧,竿软、线细、鱼钩小”。
“手竿钓鲫,一年为宜”。
四、垂钓与气象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即是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日晕好钓鱼,月晕一场空”。
“春雨满塘鱼,夏雨不上钩”。
“春雨之后,钓鱼丰收”。
“雷阵雨前,钓鱼空空;雷阵雨后,钓鱼丰收”。
“秋雨寒潭水更清,钓竿袅袅一丝轻”。
五、垂钓与季节谚语“惊蛰鱼儿动,鲫鱼吃钩勤”。
“春钓滩,流钓湾,下雨钓中间”。
“春天鱼儿满塘奔,盛夏鱼儿深水藏,金秋时节小阳春,冬天滩边来翻身”。
“春钓鲫鱼夏钓鲤,黄梅季节钓白鱼,夏秋之交钓鲹条,冬季收竿莫下钓”。
“春末夏初爬水滩,三伏炎夏歇树间,九月重阳入水底,寒冬腊月钻深潭”。(鳖)
“大麦须须亮,鲤鱼遍沟放”。
六、垂钓与水情谚语“水清捉螺蛳,水浑钓大鱼”。
“浑中寻清,清中找浑”。(在浑浊水域宜找水色较清的地方下钓;而在清澈水体中,则宜在水色较浑的地方下钓。)
“溪水响动,鱼儿活动;溪水流动,鱼儿欢动”。
“静中找动,动中求静”。(指在垂钓水域中,以进出口水处是好钓全;而在溪河湍流中,则以水流相对静止的障碍物旁是好钓位)
“流水钓鱼易,静水钓鱼难”。
“浅水钓渊,深水钓边”。
“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鱼在”。
七、垂钓与饵料谚语“春虫夏面秋蚯蚓,冬钓唯有用红虫”。
“不按喂鱼秘方走,晚上收竿必空手”。
“蜜多不甜,油多不香,诱饵多了鱼不尝”。
“一方鱼吃一方饵,一方饵料一方鱼”。
“春虫夏面秋蚯蚓,冬钓鲤鱼唯红虫”。
“饵不在精,对路则灵”。
“诱饵作用在于诱;钓饵适口鱼上钩”。
“诱饵不奇,难以诱鱼;钓饵不优,鱼难上钩”。
“钓饵不对口,进窝也游走”。
“饵食不对路,鱼儿游别处”。
“要想鱼篓满,饵要色、味、形、活、散。
“季节转换,食性有变”。
“鱼儿吃食有偏爱,口味对号鱼才来”。
“爱吃荤者不拒素,爱吃素者不拒荤”。
“鱼儿口味也有变,荤素香甜臭与酸”。
“鲫鱼喜甘甜,鲤鱼喜香醇”。
“鲢鳙喜酸臭,鲶鱼喜腥膻”。
“青鱼螺蛳鲩鱼草,甲鱼偏爱鲜猪肝”。
“蚯蚓虽万能,有时却不行;粪蛆虽然脏,鱼却认为香;泥鳅疥蛤蟆,钓鲶是一绝”。
“鸡鸭内脏,鱼儿疯抢”。
“荤饵活,鱼不舍”。
“蝼蛄好钓饵,鱼儿爱张嘴”。
“番薯钓鲤,效果没比”。
“蚕豆粉钓鲫,越钓越欢喜”。
“糟食团钓鲤,效果没得比”。
“红虫钓鲫鲤,效果了不起”。
“别看饭粒小,专钓鲫鲤草”。
“颗粒饲料香,专钓养鱼塘”。
“人有嗜好,鱼有口癖”。
“鲜玉米,草鲤喜;泥鳅小青蛙,黑鱼爱吃它”。
“春荤夏素”。
“春腥、夏臭(酸)、秋香、冬甜”。
“钓多或钓少,全凭手气巧;咬钩不咬钩,关键在饵料”。
“清明前后,百鱼抢钩”。
“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
“春钓鱼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
“小麦黄,钓鱼忙”。
“梅雨钓鱼,越钓越喜”。
“三月三,鲤鱼上河滩”。
“秋鱼猛,抢食凶”。
“雪前把鱼钓,雪后把炉烤”。
八、垂钓与技巧谚语“轻提钓竿动一动,鱼儿上钩勤又勤”。
“先喂窝子后钓鱼,脚步轻捷慢慢提”。
“钓鱼不可死等候,东河无鱼西河走”。
钓鱼谚语
△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
△春钓雨雾,夏钓草,秋钓黄昏,冬钓草。
△雨天鱼靠边,钓鱼应钓边。
△混水钓鲤,绿水钓草(鱼),清水钓鲫,污水钓鳊。
△肥水养懒鱼,瘦水出饿鱼,污水出怪鱼。
△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鱼来。
△鲤鱼耕泥在深潭,卿鱼喜静不爱欢。
△宁钧日落后,不钓雷雨前。
△人怕闹,鱼把噪,安安静静把鱼钓。
△急钓缓,缓钓急,浅钓深、深钓浅。
△热钓沱,冷钓边,不冷不热钓中间。
△钓鱼不靠草,多半是白跑。
△鱼儿闹,大雨到。
△涨水钓河口,落水钓深潭。
△春钓东南(风),秋钓西北(风)。
△昼钓卿,夜钓鲶。
△钓鱼上虾,乘早搬家。
△要把鱼儿钓,地势很重要,三分是钓技,七分把坑找。
△溪水响动鱼儿活,溪水流动鱼儿欢。
△水下小鱼多,大鱼不上窝。
△草变青,鱼儿青;草变黄,鱼儿壮。
△拉拉窝,钓得多。
△人穿棉袄,鱼钻草篙。
△下雾不下米,雾后再钓鱼。
△有草钓无草,无草钓有草。
△宽沟钓窄沟,窄沟钓宽沟。
△长堰钓腰,大堰钓稍。
△水深钓近,水浅钓远。
△钓到大鱼不心慌,放线溜鱼别紧张。
△秋香冬甜,春荤夏素。
△清水钓素,浑水钓荤。
△人有人迹,鸟有鸟途,鱼有鱼道。
△下竿轻盈盈,鱼儿上钩勤。
△鱼儿顶浪游,要钓风浪口。
九、一些钓鱼谚语的解释1、为何"夏季不钓东南风"
盛暑夏季因为天气炎热,气温很高,东南风会带来大量水蒸气,使大气中的水分增多,气压变低,造成水体溶氧量减少。鱼儿在缺氧的情况下,不爱进食和活动,上钩率很低。渔谚说,“钓翁钓翁,不钓东南风”就是这个意思。
夏季垂钓,以刮西风最好,其次是西南风。因为刮西风和西南风时,早晚并不燥热,鱼儿活跃,适合垂钓。中午刮西南风则由于天气闷热,水中缺氧,致使鱼浮头,不咬钩,因此不利于垂钓。
2、为何“上午钓西,下午钓东”
鱼儿在水中游动,对岸边人畜的动响和倒影十分敏感。之所以“上午钓西,下午钓东”,一是可以防止垂钓时人和渔竿在水中形成倒影,使鱼受惊吓而逃逸;二是冬天垂钓,上午西边光照充分,下午东边光照充分,水温相对较高,有利于鱼儿活动和觅食,因而上钩率较高。
“上午钓西,下午钓东”的弊端是;迎着阳光垂钓,不容易观察到鱼漂的反应。必须戴遮阳帽和太阳镜,或者侧身垂钓,才能克服晃眼、看漂不清的弊端。
3、何谓“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
“春钓滩,夏钓渊,秋钓阴,冬钓暖”,指的是季节、水温和钓位选择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多年垂钓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一般鱼儿在水温15~30℃最为活跃,当然也是垂钓的最佳时机。所谓“春钓滩”,即仲春三月,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在阳光照射下的浅滩水区,水温上升较快,可达15℃左右,因而浅水区的水生动植物复苏也快,于是成了鱼儿觅食云集的地方,故春天垂钓宜选在向阳的浅滩水区。
“夏钓渊”,即盛夏时际,高温酷暑,烈日当头,浅水区的水温多在30℃以上。由于水温过高,鱼儿不适应,大多到深水区去“避暑”,觅食了,故而浅水区很少有鱼,即便有也不吃食。所以夏天垂钓应选在深水区或桥洞里。早晚则浅水区水温较低,可以钓到鱼。
“秋钓阴”,即初秋季节,暑气尚未全消,中午前后,水温仍然很高,鱼儿大多在树阴底下、苇草、荷叶的荫凉处“纳凉”、“避暑”,故宜选在树阴等荫凉处垂钓。
“冬钓暖”,即冬天气温低,多数鱼儿处于休眠状态,早晚由于水温低,不宜垂钓。中午前后,在背风向阳处,水温较高,较为暖和,有可能钓到鱼儿。
4、为何“早晚钓近,中午钓远”
一般天然水域的鱼儿都比较机警胆小,它们为躲避人畜和其他动物的干扰,白天都不到岸边活动、觅食,只是在早晚光线暗淡,夜深人静时才到岸边来活动、觅食,这就是早晚钓边的道理。
所谓中午钓远,主要是指夏天垂钓。夏天中午岸边的水温较高,鱼儿忍受不了高温,纷纷游到远边的深水区去“避暑”去了,所以中午在岸边很难钓到鱼儿。此时必须用长竿长线或海竿,才能在离岸边较远的深水区钓到鱼,所以中午钓远。
5、为何“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
渔谚“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说的夏季天气炎热,尤其是中午气温很高,水中严重缺氧,鱼儿憋气难受,大都浮于中、上层水体,吃钩率极低。而日落后,气温下降,阵阵微风吹拂水面,碧波粼粼,溶氧量显著增多,鱼儿刹时活跃,争相觅食,频频上钩。夏季雷雨到来前,乌云密布,燕于低飞,空气中湿度很大,气压很低,水中氧气匮泛,鱼儿难以忍受,纷纷浮出水面,无心摄食,自然不会咬钩。这就是“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的道理。
6、为何“梅雨钓鱼,越钓越喜”
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阴雨绵绵,雨水充足,江河湖泊涌人大量雨水,同时也将陆地的昆虫、植物残屑及有机物带入水体,为鱼类送去了充足的饵料。与此同时,雨水还使水中的氧气大量增加。鱼儿空前活跃,食欲旺盛,频频咬钩,故是垂钓的大好时机。所以梅雨季节钓鱼,越钓越喜。
野钓中的五个黄金钓位谚语有云“七分钓位,三分钓技”。这种说法虽然不够全面和确切,但足以说明钓位和钓点的选择对错,与渔获多少有直接的关系。选择好的钓点,可以让钓鱼活动事半功倍,甚至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选来水
来水指有水流入的地方,如岔河水头、山水沟口、城镇排水口等地。有水来就有鱼可食的饵料,水的含氧量也相对高一些,鱼们喜欢聚集在这些地方。但是,寒冬和降温天气除城镇排水口外,其他来水处尽量不钓。因为来水水温低于大面积水体。如要钓这些地方,须离水口远一点并钓浅一点,因冷水质量大些,会流入大水体的底部。
2、选弯函
从岸线看,向陆地凹进去的部位,我们称其为湾凼。尤其是呈半岛状伸出去的地方,两边会形成湾凼。有湾就有回流水,有回流水就会团聚漂浮物。一些鱼们可食的东西亦会聚集在这些水域。湾凼处水体流动缓慢,水温相对稳定,有深有浅,鱼们根据水温调整体温只是小范围游上游下问题。在湾凼处寻钓位,应注意凹中找凸,湾中稍凸出的位置有利于窝饵香味快速传导,也是鱼游动最靠边之处。
3、选凸包
山体向水面伸延出去的部位,我们称其为凸包,或称铧尖。这些地方适宜春夏秋气温相对较高的季节施钓。春末仲夏秋初是鱼活跃期,他们居无定所,到处流动觅食逐偶。较大的鱼流动的距离范围越大,他们游动时就如我们开车一样尽量走捷径直线。因此,逢包会靠近包游。
所以,这些地方常钓到大鱼。选凸包做窝要注意两点:一是掌握水流方向,水流向大湾时可作钓位,反之放弃,因鱼在大湾回水处停息逗留,游动时是逆流而行。判断流向不要以为风吹水面的方向就是底部水流方向,回流水是复杂的,往往会出现漂倒向一个方向而钩坠却向相反方向走动。
也往往出现近处水流向左稍远处水流向右。还会出现上半夜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下半夜却向相反方向流动,是否是因水体涨落所致还是月球引力所致还不清楚。掌握水流方向是关能否诱来鱼的问题,不能忽视。需要在定钓位之前抛竿试水摸准水流状况。
4、选复杂处
所谓复杂,就是不好施钓的地方,但这些地方不仅有鱼而且常有你喜欢的鱼类。如塌方乱石处,这里有鲶鱼黄颡;如深沟陡坎,这里常有意外收获;如水淹树丛倒伏死树处,这里藏有惊喜;如水草繁茂处,这里多有板板鲫;如懒湾缓包的陡坡处,这里不远的深处上来鱼。
5、选网箱附近
大水面一般有网厢养鱼,养鱼的网厢下是个巨大的鱼窝子。如离岸不远有网厢,岸边做窝晚上可诱来网下之鱼,因网厢白天投饵,厢下的鱼不会离开。当然你和网厢老板是朋友,你可直接上网厢从厢缝中浮钓。
总之,在大水面选位,要注意大中选小。大水面必有小河岔小水沟,大水湾也有小湾头小凸包,在小字上做文章,才能避免面对大水面的茫然。
白癜风注意什么白癜风的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