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鲤鱼,应该如何打窝最后一点最重要

钓鲤鱼不是打完窝子就坐等鱼来了,还有太多额外因素要考虑。下面,我就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1.窝料移位要考虑

大家最常见的打窝方式大概是这样的:将玉米粒、面状物等含有大颗粒物和小颗粒物以及能快速溶解的面状物的东西混到一起,握成团,咕咚咕咚扔到钓点里,就算打窝了。我想说的是,采用这种打窝办法前,一定要考虑水底地形。如果水下斜坡比较大,球状物会老老实实地停留在钓点内吗?加上各种鱼的拱食,窝料球一定会向更深处滚落,导致窝料远离钓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的人会用形状不规则的块状物打窝,比如糠饼块,这种想法和初衷是对的,但是同样也会被鱼拱来拱去最后远离钓点。

2.打窝分昼夜

同样一个钓点,白天和晚间也有区别。白天有太多小杂鱼去消耗和破坏窝子,为了避免窝子遭到破坏,窝料应以大的颗粒物为主,比如水发的或者水煮的老玉米。

晚间,喜欢高光的小鱼们安静下来,对窝子的破坏力大大降低,可以适当地加一些小的颗粒物、面状物。需要注意的是,面状物的使用比例要做到心里有数。虽然面状物诱鱼速度较快,但如果该水域内鲢鳙很多的话,添加面状物一定要保守、谨慎,一旦招来鲢鳙,这个窝子就废了。

3.自然水域和收费鱼塘

野钓和黑坑型的水域也有区别。野钓鲤鱼打窝子强调的是原生态,所谓原生态,我的理解是人为加工痕迹很少的或者不明显的饵料。比如有很多新人在野库用养殖鱼用的颗粒饲料打窝子,效果很差。他们认为同为鲤鱼,养殖鲤鱼爱吃的东西野生鱼也会爱吃,这个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养殖鲤鱼长期食用颗粒饲料,已经形成了惯口,野生鲤鱼则不然,在天然的环境中,它们的食物是比较匮乏的,它们所能吃到的也都是纯天然的东西,所以它们不但不接受颗粒饲料,有些甚至还会排斥,水库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也就是说,越是大水库里面的鲤鱼,越喜欢自然饵料。

4.长期驻钓和“快餐式”钓鱼

大多数上班族通常没有太多时间钓鱼,只有周末那么一两天的时间出钓,打窝子自然要求能够快速发窝。所以,窝子的量不用太大。有的人越是不上鱼就越打窝子,打来打去将窝子成功“打死”了,这样的窝子就像鸡肋一样,放弃吧,觉得可惜,毕竟投入了那么多,钓下去吧,还不会有什么效果。所以,我建议初学者打窝子宁少勿多。

在水库,我看到有的人不加节制地打窝子,善意地劝上两句,得到的回答是:“反正都带来了,也不能再带回去了,就打里吧。”错!宁可临走的时候把多余的窝料扔水里喂鱼,也不能扔到钓点内,过量的窝料一定耽误自己钓鱼。当然,如果能够待上两天以上,这么做第二天以后可能会上鱼。

打窝子有个不变的规律——短时间内窝料的投入不是和鱼获成正比的,打得多不一定钓得多。长期驻钓的则可以打大窝、打重窝,尤其是海竿送线钓法,江湖上有句话——要想鱼上岸,就拿粮食换。

5.窝料的覆盖面积值得注意

窝料的面积也是值得注意的。我有个朋友,人称“大爆炸”。用同样的打窝勺,别人打窝子会把窝料抛撒得很集中,他则扬出一大片水花。更夸张的是,他会在面前十几米的距离内摆上三四支鱼竿,然后往后面一坐,专等鲤鱼经典的大黑标。大家想想,他面前的窝子起码有20平方米。

我说过不止一次:窝料集中在哪里,哪里就是窝子。如果到处都是窝料,那就没有窝子了。我们不妨做一个稍微夸张点的推算:一个手竿的窝子做出10平方米那么大,钩上的两粒钓饵在这么大的范围内被鱼吃到的概率有多大?但是,玩海竿送线的钓友都喜欢做大窝——在定位浮子间打出一条几米宽的饵料带,把大量的鱼诱过来并留住。

不过,我有几个朋友的做法却截然相反。他们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玩家,他们海竿送线就是一把老苞米,并且是一小把。但他们的鱼获绝对叫人瞠目结舌:三五斤的随钓随放,一天下来如果只钓获百八十斤,你都不好意思嘚瑟。

海竿送线到底是大窝好还是小窝好?对于高手而言,擅长的就是好的。但是手竿钓鱼,尤其是新手,窝子宁少勿多。

6.打窝量的决定因素

鱼的大小决定了它食量的多少。同理,鱼的密度也决定着窝料的多少,鱼多,消耗得自然就多。另外,由于同样体型的鱼在不同的季节因为食量存在差异,所以窝料的量也要有增减,并且窝料的成分也要有所变化。比如,同一水域的鲤鱼,它们在春天刚刚恢复食欲,此时小杂鱼还没完全苏醒,如果完全用夏天用的老玉米打窝效果肯定不好,不如以粉状物为主,辅以少量的嫩玉米或者水发小麦。但是,到了夏天,小杂鱼非常嚣张,小颗粒物在短时间内就会被它们捡拾干净,粉状物又会招来鲢鳙,这时我们就应该以大颗粒物为主了,况且夏天鲤鱼的食欲旺盛,窝料的总量也要相应增加。因为谁都不敢保证每一条进窝的鱼都能上钩,也许它们吃几口就走了,这个量要考虑进去。

作为一名还没入门的新手,对窝料以及打窝的方法还处在懵懂的阶段,此时即使有人“传帮带”,你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理解消化。当然,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办法——模仿别人,看那些钓得比较好的人在用什么打窝,一次打多少,什么时候补窝子。你只要还在同一个钓场垂钓,不妨先生硬地模仿,然后在实践中摸索其中的门道,这种办法最实在。

7.别迷信渔具店内的商品窝料

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新人们的起点也高了,他们能买到各种各样现成的窝料,于是懒于动手的毛病也暴露出来了。其实,买来窝料或者钓饵,未必强过自己做的。多年来,我钓鲤鱼都是自己做窝料,下面爆料一些“干货”:

春天野钓鲤鱼窝料:泡麦粒。用温水将冷冻后的麦粒泡上几个小时,沥去水分,保持潮湿,几天后就会散发出略显微酸的酒味,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了。如果只钓一天,1斤麦粒足矣,方法是用普通的打窝勺第一次打半勺,上鱼后或者两小时后一次补上小半勺即可;用泡麦粒打窝,少掺一些麸皮握成团也可以。这种小麦继续发下去就会出芽,用出了芽的麦粒打窝子,用面饵作钓饵,对草鱼比较奏效。

夏秋钓鲤鱼窝料:水煮老玉米。将老玉米用水煮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以不开花为准,这时的老玉米尚有硬心,其实煮到这个时候已经可以使用了,但我的经验是,放凉后密封起来再发酵几天会更好使。

发酵水煮老玉米可以单独使用,但是我在打完窝子后还会再补上二十粒左右的青玉米。因为我每次钓完鱼都会剖开鱼肚子,看看它们的胃里有些什么,结果很少看到我投喂下去的窝料,为什么呢?因为即便是煮过的玉米,也比较硬,10斤以内的鲤鱼不怎么爱吃,但是又舍不得离去,一转悠就发现钩上的青玉米。我打进去的二十几粒青玉米是为了稳定它们的情绪,只要有能吃下去的饵,它们就会在窝内继续寻找,这样就增加了发现钓饵的机会。二十几粒的量即使都被一条鱼吃光也吃不饱,鱼儿依然有机会发现钓饵。

鲤鱼是比较警觉的鱼种,我认为从打窝子开始就是在给鲤鱼下套,只要能把它骗到钩上就算成功。其实,在足够了解鱼的习性的基础上,打窝可以被融入无穷的想象力,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悦钓钓鱼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正规
怎样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ythope.com/lyzf/20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