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说钓鱼之黑坑秘籍】(9)钓法篇③:
??是应变,就要明其“应”的道理、“变”的根本。是一种应变的钓法,所以应因时而变、因人而异。既然一下:如何应用跑铅技术?其实就跟浮标的调钓一样,做有甚么好处呢?又应当如何应用呢?我们今天来细说紧挨着八字环,而是向浮漂方向移动一定距离。那这样“跑铅”钓法又称“飞铅”钓法,是指钓鱼时铅坠其实不
先说说“跑铅”:“跑铅”又称之为提铅,也就是在不更换钓组的条件下,仅仅是把铅坠整体上移一定距离的钓法。那末铅坠上移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缩短铅坠与浮标的距离(“缩短”水线的长度),同时也就加大了诱饵与铅坠之间的距离(“加长”子线的长度)。“缩短”水线是为了减小铅坠下摆的摆幅,摆幅减小了,浮标翻身站立的速度就相应的得到了加快;而“加长”子线,就是增加了诱饵的摆幅,也就是减缓了诱饵下摆的速度。因此,“跑铅”钓法的突出特点就是:浮标的翻身速度得到加快、浮标翻身站立后的停顿时间加长、诱饵的着落速度减缓——这就是“跑铅”的“变化”。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浮标翻身速度的加快,便于我们更早的观测鱼讯的产生;诱饵着落速度的减缓是有益于增强动态诱鱼的效果,使诱饵的着落更接近于自由落体,能够很好的消除鱼类的警觉性。钩饵着落速度的减慢最突出的作用是便于大泳层的搜鱼,也就是说在未知鱼层或鱼儿发生变层的时候,采取“跑铅”可以很快的找到鱼群所在的位置。这也就是“跑铅”的“应对”。
但是,“跑铅”的弊端也是清晰可见的:浮标翻身站立后的停顿时间加长后,在此停顿时间内的鱼类索饵讯息就很难及时的反应出来。但是在某些特殊的鱼情、鱼种的情况下,此停顿却是很好的钓点。比如浮钓中遇到乱口时,主抓浮标停顿进程中的异变,确是过滤虚口、抓实口的有效时机。还比如浮钓鲢鳙,根据鲢鳙的吸食特点,成心的“延长”浮标的站立时间,可以很好的增加鲢鳙的索食时间,浮标的漂移与颤抖就是提竿的有益时机。另外,子线的增长,也会减弱鱼类索饵讯息的传导,很容易出现丢口现象。因此“跑铅”钓法的应用依赖于钓友们的实践经验!什么时候采取?为何采取?是钓友们在采取“跑铅”钓法之间所必须斟酌好的关键问题,否则,常常会适得其反。
我采取“跑铅”钓法,多是重视其诱鱼和底部过滤杂口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垂钓开始阶段,我常使用“跑铅”来搜鱼、抽窝。当发现有鱼进窝且屡次出现截口讯息后,便停止“跑铅”并加大饵团,让诱饵以更快的速度进窝擒鱼;鱼口慢时再以“跑铅”聚、诱之。充分发挥其诱、钓互辅的功用。跑与不跑,变化起来比较方便,而且在鱼层产生变化后,用小饵配合不同长度的“跑铅”,也是兼找鱼层的首选方法。
“跑铅”钓法与浮标、饵重、提铅的长度、鱼种、鱼情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铅坠上移。有时同是采取“跑铅”但效果却相去甚远。缘由就在于钓手本身对“跑铅”的应用是不是公道得当,是不是针对适时的鱼情。也就是说钓手的经验是应用“跑铅”钓法的制约因素。
“跑铅”钓法是我在垂钓活动中常常采取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实战中的一些切身体会和广大钓友唠叨几句,以供钓友们在茶余饭后消遣之用:
1不同鱼种
钓友们多是根据要钓获的对象鱼的种类来决定用标及搭配线组的,因此采取“跑铅”的方法也就有所差别。①鲢鳙---
属上层鱼种,力大身沉、冲击力十足。故钓友们多是采取大浮力标、粗线组、大钩,用浮钓的方法来对付它们,并根据鲢鳙的“吸”食特点,开饵时特别重视饵料的状态——重视雾化好且轻、稍粘。
可采用大“跑铅”(铅坠上移20~30cm),适当的延长浮标翻身后的停顿时间——过滤过剩的小动作;大幅度减缓诱饵的着落时间——增加鲢鳙吸食时间,这对增加钓获量是极其有益的,而且浮标多出现的漂移、颤抖、大黑标等鱼讯,上鱼率达70%以上。
②鲤、草---
草鱼属中层鱼种,但钓友们多是采取底钓法。所以我就把它与典型的底栖鲤鱼归在了一起讨论。鲤、草的体型普遍偏大,而且多数胆小、狡猾,所以采取悬坠钓法就特别要当心铅坠在水中的位置是不是会引发鲤、草的警觉性。大家普遍采取长子线的方法来提高铅坠离饵的位置。因此,采取“跑铅”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由于我们垂钓的泳层是距水底30cm的高度范围,“跑铅”量为10cm便可。其运用“跑铅”的主要目的:⑴长子线良好的引、诱鱼作用;⑵铅坠的隐蔽性较好。而“跑铅”钓法能加快浮标的翻身速度,对此类鱼种几近无明显效果。
③鲫鱼、白条等小型鱼种---
“跑铅”的变化是见仁见智的。不同的钩、标、线组和饵料的比重、状态,其“跑铅”的使用和“跑铅”量均有不同。讨论起来极其繁琐,我就简单的总结一下:
1、小标、小钩、细线:饵料比重轻、拉饵:“跑铅”量5~10cm;饵料比重大、搓饵:“跑铅”量10cm左右;
2、大标、小钩、细线:饵料比重轻、拉饵:“跑铅”量10cm左右;饵料比重大、搓饵:“跑铅”量20cm左右。
3、钓浮:钓浮本身就是一种动态垂钓,好象“跑铅”技术有些弄巧成拙,其实不然,钓浮中采取“跑铅”,我认为其目的多是:⑴压抑鱼层,便于定层垂钓;⑵应对特殊鱼情,如乱口、乱层。对第⑴种目的——压抑鱼层,就是指控鱼。也就是把鱼诱聚到一定水层的意思。控鱼的方法有多种:如增加铅坠、增大饵料的比重、改变饵料的状态(增粘)、改搓为拉、换用大浮力标用“跑铅”……等等,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诱饵能快速的下落到固定水层或减少其在着落进程中的溶散性。为此,采取大浮力标——可利用铅重来加快到位速度,“跑铅”——可利用“加长的子线”减缓诱饵在固定水层的着落速度,便于引鱼上钩。因此我认为若在浮钓中采取“跑铅”,其“跑铅”量不容易过大,拉饵5cm、搓饵10cm左右便可。对第⑵种目的,乱口、乱层是比较使人头痛的。我们可以利用跑铅后的“长子线”来过滤部份的杂口讯息。因此,其“跑铅”量可根据适时鱼情变化10~20cm,灵活掌握为好。
22、采取“跑铅”一定要留意水的深浅
浅水(1.5m之内):由于鱼类在浅水区寻食,其警觉性都很高,尤其是垂钓鲤草等大体型鱼类,若采取“跑铅”,其“跑铅”量就要大一些,25cm左右。
深水(水深1.5m以上):鱼类的警觉性会有所下降,而且吃口大、讯号清晰。故“跑铅”量可适当小些,15cm左右。
跑铅的另一种情势:活铅
顾名思义,就是说铅坠是活动的。操作方法是:把锁固铅皮座的太空豆分开一定的距离(一般为3~4个铅皮座长),让铅皮座能够在两个太空豆之间来回滑动。“活铅”可适用于各种钓法,要用时只要“放开”锁固铅皮座的太空豆便可。不过使用“活铅”最好的时机是杂鱼接口频繁和鱼多乱口的情况。缘由就是当我们把锁固太空豆放开以后,在鱼吃饵的瞬间,铅坠就几近“失去”了它平衡浮标浮力的作用——也就是说鱼在吃食拉动浮标出现鱼讯的瞬间,铅坠是处于“失重”状态的,鱼嘴的力是直接作用在全部浮标上的,此时的浮标是处在“最钝”状态,这时候只有一定大的鱼用一定大的力才能使浮标产生讯息,所以“活铅”能过滤掉许多假讯息,但也容易丢口。只有在鱼多密集、“乱口”的情况下,“活铅”的优势才会显现出来。不过,我常常在垂钓鲤、草、等大型鱼类时使用,为的就是要过滤掉小鱼讯息和鲤、草等大体型鱼在索饵时胸鳍、尾鳍划动产生的水流对浮标的影响,使浮漂动作更真实,出口既中鱼。
总结:综上所述,“跑铅”钓法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应用起来却极需功力。“跑铅”钓法,其实是以诱为主、钓为辅的,只有在特殊的鱼情下才诱钓合一。这类钓法的利与弊如果运用得当,可化弊为利,如果应用欠妥,利也会成为圈套一个。因此“跑铅”技术的使用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钓鱼人本身的经验及对实时鱼情的理解,该“跑”时跑、该钓时钓,方为高手。
行营传媒
xingyingchuanmei
长按,辨认图中
钓鱼生态圈领先自媒体,构建钓鱼人与钓鱼生活的沟通平台,借移动互联之势,传递真实、有价值、有文化内涵的正能量信息,同时对行营野战军进行形象塑造,更及时的分享、更有效的链接、更微化的内容、更迅速的传播,真正把钓鱼这件事玩儿到极致,一路随行!
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治愈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