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第三集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4.html

病症详解见第一集。

目录

第一集

一、小儿肝炎

二、急性传染性肝炎

三、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四、急性黄疸型肝炎

五、急性肝炎

第二集

六、急、慢性传染性肝炎

七、急、慢性乙型肝炎

八、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九、急、慢性肝炎及迁延性肝炎

十、急、慢性肝炎

第三集

十一、慢性乙型肝炎

十二、慢性病毒性肝炎

十三、慢性肝炎

第四集

十四、慢性迁延性肝炎

十五、慢性活动性肝炎

十六、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第三集

十一、慢性乙型肝炎

1.心肝宝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补虚损,益精气,保肺益肾,扶正固本。

主治: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房性、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顽固性失眠症及肾病综合征;癌症辅助治疗。

组成:人工虫草菌丝粉g。

用法:制成胶囊。每粒装0.25g。密封。

2.甘草甜素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肝消炎。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组成:甘草酸单钾盐。

用法:制成糖衣片或薄膜衣片,每片含甘草酸单钾盐mg或75mg,密封。口服,1次mg,每日2次。

3.乙肝宁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5:40)。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组成:斑蝥,紫草,糯米等。

用法:上药制成水糊丸。成人每日3次,每次饭后服3~5粒,3个月为1疗程,休息5~7天进行下Ⅰ疗程,一般2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

4.肝达康片

来源:《新药转正标准》。

功用:疏肝健脾,化瘀通络。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及慢性迁延性肝炎)具肝郁脾虚兼血瘀证候者,证候特点为疲乏纳差,胁痛腹胀,大便溏薄,胁下痞块,舌色淡或色暗有瘀点,脉弦缓或涩。

组成:北柴胡(醋炙),白芍(醋炙),当归(酒炙),茜草,白术(麸炒),茯苓,鳖甲(醋炙),湘曲,党参,白茅根,枳实(麸炒),青皮(麸炒),砂仁,地龙(炒),甘草。

用法:制成片剂。口服,1次8~10片,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使用3个疗程。

宜忌:偶见服药后腹胀、恶心,停药后症状可消失。孕妇慎用。

5.化肝解毒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清解泄化肝脏湿热瘀毒。

主治:慢性迁延型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以湿热瘀郁为主证者。

组成:虎杖,平地木,半枝莲各15克,土茯苓,垂盆草各20克,赤芍,姜黄各10克,黑料豆10克,生甘草3克。

用法:将上药放砂罐内,加冷水浸泡过药面,泡20分钟即行煎煮。沸后改用小火煎15分钟,滤取药液温服,每日一剂,煎服两次,上、下午各一次,食后二小时服。连服两个月为一疗程。一般应服用2~3个疗程,疗前及每满一个疗程,可复查肝功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表面抗原标志物一次。

加减:

肝郁气滞,加醋柴胡5克,香附10克;

气火郁结,加丹皮、山栀各10克;

湿热中阻,加炒黄芩10克,厚朴3克;

肠腑湿热者,加凤尾草、败酱草各15克;

湿热在下,加炒苍术、黄柏各10克;

湿热发黄,加茵陈12克,山栀10克;

热毒偏重,酌加龙胆草5克,大青叶、蒲公英各15克;

湿浊偏重,加煨草果5克,晚蚕砂10克(包);

血分瘀毒,加白花蛇舌草20克,制大黄6克;

营分郁热酌加水牛角片、丹皮、紫草各10克;

肝郁血瘀,酌加丹参10克,土鳖虫5克,桃仁10克;

肝血虚,加当归、白芍各10克;

肝肾阴虚,加桑椹子、旱莲草各10克;

阴虚有热,加大生地、金钗石斛各10克;

脾气虚,酌加党参、白术各10克,黄芪12克;

肾阳虚,加仙灵脾、菟丝子各10克。

6.香菇多糖注射液

来源:《新药转正标准》。

功用:益气健脾,补虚扶正。

主治:慢性乙型迁延性肝炎及消化道肿瘤的放、化疗辅助药。

组成:香菇多糖2g,苯甲醇10ml,氯化钠7g,注射用水适量制成ml。

用法:肌内注射,1次2ml,1日1次;8周为1疗程,或遵医嘱。

宜忌: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色微显乳光的液体,不应有摇不匀的沉淀物。

7.益肾解毒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益肾解毒,疏调肝脾。

主治:乙型迁延性肝炎。

组成:淡苁蓉12克,巴戟肉10克,当归10克,熟地黄15克,炙蜂房12克,土茯苓30克,升麻10克,桑寄生12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8.乙肝转阴膏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3:19)。

主治:无症状HBV携带者。

组成:柴胡,白术,白花蛇舌草,泡桐叶,贯众,虎杖各g,羊胆汁g,吴茱萸30g。

用法:上药依法制成流浸膏,成人4g,儿童2g,贴于神阙穴上,继以热水袋热敷敷贴处30分钟(每日2次)。24小时更换一次膏药。

9.太极汤

来源:《南京中医学院学报》(,2:)。

主治:肝炎,HBsAG阳性。

组成:知母,黄柏,破故纸,胡桃肉,砂仁。

用法:水煎服。

加减:

胁痛,加柴胡、郁金、山楂、制金柑;

膝胫无力,加黄芪、党参(谷丙转氨酶偏高去黄芪);

失眠多梦,加远志、枣仁、合欢皮;

溲行色黄,加滑石、苡仁;

湿热瘀毒蕴结,加田基黄、白花蛇舌草、丹参、生大黄、桃仁、连翘、马鞭草。

十二、慢性病毒性肝炎

1.云芝菌胶囊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调整免疫功能。

主治:慢性病毒性肝炎,也可用于早期肝硬化。

组成:云芝菌。

用法:制成胶囊剂,每粒装药末0.32g,密封。口服,1次3粒,每日3次。

十三、慢性肝炎

A、滋补肝肾用方

1.一贯煎

来源:《续名医类案》卷十八。

功用:

1.《广东中医》(,3:13):养肝血,滋肝阴,泄肝气。

2.《中医杂志》(,10:18):滋阴充液,疏肝调气。

3.《山东中医学院学报》(,3:12):补肝肾之阴,佐以疏肝。

主治:

1.《续名医类案》: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

2.《山东中医学院学报》(,3:12):慢性肝炎。

组成: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宜忌:

1.《中风斠诠》:此方下舌无津液四字最宜注意,如其舌苔浊垢,即非所宜。

2.《新医学》:凡属气、血、火、食、痰、湿诸郁,不兼阴虚者忌用。

3.《医方发挥》:本方滋腻之药较多,对于兼有停痰积饮者,不宜使用。

加减:口苦而燥者,加酒连。

2.加味一贯煎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滋阴柔肝,疏肝达郁。

主治:慢性肝炎,症见两胁隐痛,皮肤干燥,头昏,面色黧黑或不泽,口干而渴,大便秘结,饮食尚好,睡眠较差,脉弦细或数,舌质或暗红,苔薄黄,唇红等。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者。

组成:沙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生地10克,枸杞12克,白芍12克,郁金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加减:兼有瘀阻者,可加丹参、鳖甲软坚化瘀。

3.清热解郁汤

来源:《临证医案医方》。

功用:清热凉血,舒肝解郁。

主治:慢性肝炎郁热型。肝区痛,有热感,五心烦热,舌尖红,脉弦微数。

组成:龙胆草6克,丹皮9克,生地9克,白茅根15克,赤芍,白芍各9克,银柴胡9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山栀9克,竹叶6克,枳壳6克,郁金9克。

方论:

方中用生地、丹皮、茅根、赤芍凉血清热;

山栀、竹叶引热下行;

金银花、连翘清热,散热结;

郁金、枳壳疏肝理气解郁,郁解则热除;

银柴胡可清虚热,有调节少阳的作用,可使血分之热邪转到气分而解。

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凉血,疏肝解郁之功。

4.滋阴养血汤

来源:《临证医案医方》。

功用:滋阴养血。

主治:慢性肝炎(阴虚型)。头晕心悸,五心烦热,或易怒神疲,肝区隐痛,舌质淡,少苔,脉细弦或细数。

组成:生地,熟地各9克,当归身9克,阿胶珠12克,白芍9克,首乌9克,枸杞子12克,炒枣仁12克,柏子仁9克,天冬,麦冬各9克,鳖甲9克,龟版9克,甘草3克。

方论:

方中用龟版、鳖甲、生地、天冬、麦冬等滋阴;

用熟地、当归身、阿胶珠、白芍、首乌、枸杞子等以养血;

用柏子仁,炒枣仁以治心悸不安,

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配伍,共起到滋阴养血的作用。

5.八子养肝汤

来源:《新中医》(,3:42)。

主治:慢性肝炎。

组成:北五味子,车前子(布包)各15g,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决明子,桑椹子,金铃子各10g。

用法: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30天为1疗程,15天复查1次肝功能、蛋白电泳及其他生化指标。HBsAg1个月复查1次滴度,同时观察主要症状及阳性体征。

6.珍珠灵芝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养心安神,滋肝补肾。

主治: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头晕失眠,胃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症。

组成:芝浸膏50g,女贞子50g,郁金g,香附g,

墨旱莲50g,陈皮g,珍珠层粉25g。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1次2片,每日3次。

7.复方益肝灵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益肝滋肾,解毒祛湿。

主治:肝肾阴虚,湿毒未清引起胁痛,纳差,腹胀,腰酸乏力,尿黄等症;或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者。

组成:益肝灵粉(水飞蓟素)30g,五仁醇浸膏80g。

用法:制成糖衣片,每片含水飞蓟素以及水飞蓟素汁为21mg,密封,避光保存。口服,1次4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

8.益肝膏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滋补肝肾,健脾开胃,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肝炎引起的面色萎黄或晦暗,肝脾肿大,胁肋疼痛,脘腹胀满,纳食不佳,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大便糟杂。

组成:淫羊藿(羊油炙)10g,仙茅10g,桑椹5g,白芍15g,党参15g,黄芪(蜜炙)15g,麦芽15g,稻芽15g,当归6g,水红花子6g,荷叶6g,贯众10g。

用法:制成膏剂,每瓶装g,密封,置阴凉处。口服,1次20g,每日2次。

9.乙肝养阴活血冲剂

来源:《新药转正标准》。

功用: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主治: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证见面色晦暗,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腿酸软,齿鼻衄血,胁下痞块,赤缕红斑,舌质红,少苔,脉沉弦,细涩等。

组成:地黄,北沙参,麦冬,女贞子(酒炙),黄芪,当归,白芍。

用法:制成冲剂,每袋20g。开水冲服、1次20g,每日3次。

宜忌:忌烟酒、油腻。肝胆湿热,脾虚气滞者忌用。

B、健脾补肾方

1.慢肝六味饮

来源:《千家妙方》。

功用:健脾补气,扶土抑木。

主治:慢性肝炎。

组成: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川萆薢10克,黄皮树叶15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2.荣肝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未清者。

组成: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苍术10克,木香10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泽兰1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3.温肝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温补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柔肝。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口淡不渴,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腹胀阴肿,腰酸背寒,胁下痞块,手脚发凉,舌淡苔水滑,脉沉弦弱。

组成:黄芪30克,附片,白术,香附,杏仁,橘红各10克,党参,紫河车各12克,白芍,当归,茵陈各1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4.慢肝宁方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养阴舒肝,清毒利湿。

主治:慢性肝炎,脾肾阴虚证,辨证要点是头晕目涩,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

组成:党参30克,沙参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川楝子10克,枸杞子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垂盆草30克,鸡骨草30克,丹参30克,郁金10克,首乌10克。

用法:每日一剂,煎毫升,早晚分服,每疗程3个月。

5.强肝丸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补脾养血,益气解郁,利湿清热。

主治:气血不足的肝郁,脾虚肾虚型慢性肝炎。

组成:当归60g,白芍60g,丹参g,郁金60g,黄芪g,党参60g,泽泻60g,黄精60g,地黄45g,山药60g,山楂(去核,炒)75g,神曲90g,茵陈60g,板蓝根45g,秦艽30g,甘草30g。

用法: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密封。口服,1次2丸,每日2次。

6.强肝糖浆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等。

组成:茵陈g,板蓝根62.5g,当归62.5g,白芍62.5g,丹参g,郁金62.5g,黄芪g,党参62.5g,泽泻62.5g,黄精62.5g,地黄62.5g,山药62.5g,山楂50g,六神曲50g,秦艽50g,甘草50g。

用法:制成糖浆,密封,置阴凉处。口服,1次10ml,每日2次。每服6日停1日,8周为1疗程,停1周,再进行第2疗程。

宜忌: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或高酸性慢性胃炎者应减量服用,妇女经期暂服数日。

7.朝阳丸

来源:《新药转正标准》。

功用:温肾健脾,疏肝散郁,化湿解毒。

主治:慢性肝炎属于脾肾不足,肝郁血滞,痰湿内阻者。证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纳呆腹胀,胁肋隐痛,胁下痞块,小便清或淡黄,大便溏或不爽,腰酸腿软,面颈血痣或见肝掌,舌体胖大、舌色暗淡、舌苔白或腻,脉弦而濡或沉弦或弦细。

组成:黄芪,鹿茸粉,鹿角霜,大黄,大枣,黄芩,薄荷,冰片,玄参。

用法:制成丸剂。口服1次1丸,每日1次,或遵医嘱。

宜忌:忌食生、冷、酒、蒜。不宜吃油腻之品。有黄胆者不宜服用。证见肝肾阴虚及湿热甚者,或遵医嘱服用。

C、舒肝理气,活血化瘀

1.行气活血汤

来源:《古今名方》引关幼波方。

功用:舒肝理气,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长期肝功能不正常,证属气滞血瘀型者。症见两胁作痛,痛有定处,肝脾肿大,边缘锐利,面有色素沉着,脉弦滑,舌质紫绛,或有瘀斑,舌苔白或无苔。

组成:葛根,草河车,白芷,郁金,枳壳,生甘草各9克,红花,泽兰各15克,赤芍,白芍,五味子各12克。

加减:

若气短心悸,加生黄耆15克;

纳少腹胀,加党参15克,白术9克,焦山楂、麦芽、神曲各12克;

有瘀斑,舌质绛者,加石见穿、蒲公英各15克;

肝脾肿大不消,加王不留行、生牡蛎、地龙各12克;

肝痛不止,加没药、五灵脂各9克。

2.活血祛瘀汤

来源:《临证医案医方》。

功用:活血,化瘀,止疼。

主治:慢性肝炎(血瘀型),肝区刺痛,痛处不移,舌质紫,脉细涩。

组成:丹参30克,当归9克,赤芍9克,鸡血藤15克,桃仁6克,玄胡9克,郁金9克,三七3克(研),香附9克,枳壳6克,广木香6克,甘草3克。

3.舒肝理气汤

来源:《临证医案医方》。

功用:舒肝,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肝炎属气滞型。两胁窜痛,肝区脘腹胀满,舌苔白,脉弦。

组成:青橘叶9克,青皮9克,陈皮9克,枳壳9克,厚朴花6克,香附9克,苏梗6克,赤芍,白芍各9克,柴胡6克,郁金9克,甘草3克。

方论:

青橘叶、青皮走两胁,入肝胆,可舒肝理气;

陈皮、枳壳、桔梗为一组常用理气药,善理中焦及两胁气滞;

桔梗性升,枳壳性降,一升一降,气机通调,疼痛可止;

芍药、柴胡柔肝舒肝,二药配合,一辛一酸,一舒一敛,一刚一柔,伍用甚妙,为治疗肝胆疾患的要药,临床可用于肝胆疾患的始终,柴胡又为肝胆经的引经药,可引诸药直达病所;

郁金理血中之气,解郁止痛;

芍药、甘草柔养缓急;

厚朴花、香附、苏梗理气止痛。

4.扶正活血汤

来源:《江苏中医》(,9:7)。

主治:慢性肝炎。

组成:黄芪,丹参各50g,白术,太子参,当归各15g,白花蛇舌草20g,丹皮,赤芍,枳壳,山豆根,连翘各15g。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30天为1疗程。

5.二甲调肝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消癥、活血、清热、益气、养阴。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组成:炒山甲15克,鳖甲24克,三七6克,丹参15克,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太子参18克,茯苓18克,白芍15克,女贞子15克,糯米根须24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二次服。

加减:

内热盛,口苦便秘者,去黄芪,加虎杖,栀子各12克;

里湿盛,便溏,腹满痛者,去女贞,加苍术9克,厚朴6克;

胁痛隐隐,痞闷不适者,加柴胡12克,郁金9克;

胁痛阵发如刺者,加川楝子、元胡各9克;

阴分偏虚,口干、舌燥、虚烦、火升者,加玉竹24克,麦冬12克;

有腹水者,茯苓增至30克,用皮肉各半,加车前子15克,砂仁6克,茅根30克。

6.和肝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疏肝理气,调气和血。

主治:慢性肝炎及其他肝脏疾病。

组成:当归12克,白芍9克,白术9克,柴胡9克,茯苓9克,薄荷(后下)3克,生姜3克,炙甘草6克,党参9克,苏梗9克,香附9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7.可利胆冲剂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理气化痰,柔肝通络。

主治:慢性肝炎。

组成:穿山甲(烫)g,泽兰g,白薇g,枳实g,五味子g,北豆根g。

用法:制成冲剂。开水冲服,1次10g,1日3次。

8.乙肝益气解郁冲剂

来源:《新药转正标准》。

功用:益气化湿,疏肝解郁。

主治: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证见:胁痛腹胀,痞满纳呆,身倦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弦或沉缓等。

组成:柴胡(醋炙),枳壳,白芍,丹参,黄芪,党参,黄连。

用法:制成冲剂,每袋20g。开水冲服,1次20g,每日3次。

宜忌:忌烟、酒、油腻。肝胆湿热,邪实证者忌用。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ythope.com/lyxx/lyxx/24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