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江河湖泊众多,广大钓鱼爱好者接触最多的还是野外钓场。这里的情况和池塘中有着很大差别,首先是鱼情的差别,池塘中的鱼,一般都有一定的密度,而野外钓场基本都是水广鱼稀的状况。
池塘中我们可以单独的就专门钓取某种目标鱼,野外水域里则是多种鱼共存,小杂鱼众多,鱼情非常复杂。池塘中的鱼一般喜欢扎堆,即使高密度的竞技池塘有时也会有这种情况,野外的鱼,每天在水中游弋寻找食物,它们会有自己固定的洄游路线,每天基本都按照这个路线进行活动。池塘的水底一般都比较平坦,而且水底较为干净的比较多,野外水域的水底则不然,你不知道水下会有什么障碍物,水底既杂乱又不平整,而且深浅不一。针对这些复杂的垂钓条件,我们在野外使用台钓技法首要的任务是选择钓点和主攻目标鱼。
选择钓点
野外水域中的鱼,天敌比较多,偶尔会遭到捕捞甚至还有些地方有人电鱼,因此它们会选择钓场中的天然屏障做保护伞,选取钓点的时候应该先考虑水草的附近。水草附近还是鱼类繁衍后代和觅食的好场所,只要水中有草,哪怕是一堆两堆,那也是绝佳钓点。俗话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但也不是胡乱的找草就钓。草塘选窝既要注意深浅、风向、地形等因素,钓手还要仔细观察草情。来到塘边之后,要总体观察一下水草的稀密程度和分布情况。
一般本着“草稀钓草密,草密钓草稀”的原则,即如果一个钓场水草长得很稀,一般应选择草较稠密的地方做窝垂钓;反之,倘若钓场中水草很密,则应找草稀的地方下钩。钓场中既有大片的浓密水草,也有草较稀疏的地方,那么选择钓点要根据塘口的水情、鱼情以及当日的天气情况来决定。比如钓场水色浑浊,应该钓稀草;水色比较清新,则应该钓密草附近。钓场水深,可以钓稀草;水如果很浅,则宜钓密草。阴雨天,可选择稀草;晴朗的天气,则宜钓密草。清晨或傍晚,应钓稀草;中午十分,则应该钓密草。有风浪时可选择稀草;风平浪静时则宜钓密草。塘中鱼儿没受过惊吓,可以选择稀草;鱼儿又惊又滑的话,最好选择密草。以上这些,都是单一因素下的草塘选钓位方法。
实际垂钓中所遇到的往往是多种因素并存的情况,有时因素还是相互矛盾的,那么我们就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塘口水浑,按说宜钓稀草,但如水很浅,而垂钓当日又是无风的晴天,那么由于风平浪静,阳光照射强烈,鱼儿基本不太敢到稀草水域活动,因此还是钓密草比较好。但如果是有风的天气,水面波光闪耀,鱼儿的视觉会受到一定影响,它们会觉得比较安全,活动范围就相应加大,这个时候就可以钓稀草附近。
野外钓场中往往有些水中野生的小树或一些人为制造的木桩,这些地方也是鱼类喜欢出没的区域,它们会感觉相对安全,并且树上一些小昆虫掉落,会提供天然的食物。这些树木还会成为水中的一个标识物,鱼儿每天洄游归来,都会朝着这些标识物游动。特别是一些江边、河边的水湾处,如果有大树,那绝对是很好的钓点。
在浮漂能立稳的流水钓场选择钓点,一定要找河湾处,这里是流水钓场中鱼类的天然食堂和休憩场所,水流相对缓慢,水中夹带的食物也比较容易存留在此,如果找到了合适的河湾处,那么钓一天基本不用更换钓位的。
鱼在野河中游动的时候,喜欢拐进湾汊,它们应该觉得湾汊里比较好歇脚,而且会更安全。当然一些水中的浮游动物也会游进这种湾汊,一些腐殖质浮游植物在被冲进这种湾汊的时候,就沉淀下来。这样时间久了这种湾汊里的食物比较集中,就成了野河水域中鱼类的天然食堂和休息场所。水流平静的湾汊里,经常会碰到野生的大物。
一些村庄附近的野外钓场,经常有人洗菜淘米。村民喂养家畜剩余的饲料还有些剩饭或者丢弃的粮米等被河水一冲,流入河边。鱼游至这里,发现有食物就不会离开,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鱼类常聚集的区域,选择这里做为钓点,经常会获得丰收的。
有些野钓场所,有渔船停泊,渔民会经常把船停在固定的地方,他们在船上吃住,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就会把水中的鱼诱来,鱼吃饱了还可以藏身在船下,船下还是很好的纳凉避暑场所,垂钓的时候,如果钓场中有船,我们要尽量选择船边的水域作为钓点。
有些水域是有人承包一段用来网箱养鱼的,这种悬浮式的网箱,投入饲料后,鱼吃不完的饵料就会沉入水箱底部,有一部分会散落到水中,这个悬浮的网箱下边会是鱼类觉得比较安全的避难所和觅食场所。有这种网箱的水域,要把钓点选在网箱附近。还有些野外钓场经常有人养殖一些家畜,这些把家畜圈起来的网栏周围,也是很好的钓点。
如果到达一处钓场,水中没有什么障碍物,也没有网箱,这时就应该选择岸边凹凸不平的位置,或者是选择岸边延伸向水中的铧尖钓位。岸边凹凸不平的位置,会存积一些浮游生物和天然食物,鱼儿非常喜欢到这种地方觅食。铧尖位置则一般是深浅过度的位置,还是鱼类每天固定的洄游路线必经之处。
有些水面比较大的水库,很难找到这种铧尖位置,一般选择大小水面的衔接处。这些地势如果都没有,就用钓组试一下自己选好的钓点情况,一下去就是2米左右的水深,而且会平坦的往前延伸一段,那么这种地方是非常好的钓位,大鱼小鱼都会在这种位置停留。
夏秋的连绵雨季,大水库选择钓位还可以选在涨水淹没的地段,淹没的农田和草坪都是很好的钓点。如果垂钓时间充裕,还可以选择一个比较深的钓点,打几天重窝后,再垂钓。
怎样做窝
做窝在野外垂钓中尤为重要,野外的鱼太分散,窝子附近没鱼,垂钓的收获不会太好。选好钓点后,窝料的搭配是非常讲究的。针对野外钓场的鱼情,打入的窝料要能耐住水长时间的浸泡。野外小鱼多,打入的饵料还必须是能防小杂鱼啃咬的。不然没等诱来大鱼,打入的窝料就被小鱼吃光了,或者被水泡散了,起不到引诱大鱼的作用。在野外做窝必须是软硬结合,虚实结合。一般软饵用玉米面,豆饼粉,菜籽饼粉,麸皮等,硬饵用玉米粒,豆饼块,颗粒等。小杂鱼比较多的水域,打入的窝料应该多些,而且提前做窝的时间也应该长些。如果目标鱼的数量也很多,那么打入的窝料不用过多,钓前一个小时左右做窝就可以。
野外做窝的时候,可以做一个重窝,还可以轮流做几个窝点。准备钓一个窝点,需要窝子尽快发窝,打入的饵料,应该是软饵和硬饵结合,到达窝点,摆好钓具后,就应该把粉饵和一些硬饵的混合物投入钓点。粉饵散开比较快,在窝点附近制造雾化区域,同时也能让窝点附近的鱼尽快吃到饵料并留住它们,在窝点觅食的鱼,还能引来远处的鱼。硬饵散开比较慢,主要用来耐得住小鱼啃咬,并增加窝点的续诱性。多个窝点轮钓,先钓的窝点应该使用软饵,其他的窝点使用软硬结合的饵料或者使用硬饵打窝。垂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适时补窝。大鱼的食量都很大,进窝的鱼把窝料吃的差不多了,就会到别处觅食。不补窝子是留不住大鱼的。
我们曾经在一个水库垂钓的时候,那里的大草鱼都是5斤以上的,每天几乎都打进几十斤的玉米粒,每次大鱼群进窝,就是半个小时左右,这半个小时中如果不补窝,那么能钓上几条就是几条了,半小时后,大草鱼把窝中的玉米粒吃完,鱼群就游出窝点了。对付这种“大胃王”,单靠垂钓中,提竿散落的饵料是不够的,钓一两条鱼,就要补点窝子,而且最好使用打窝器来补窝,避免惊吓窝中的大物。
打入窝料的质量也要有讲究的,窝料不能用发霉、虫蛀、干枯、变质的诱饵去蒙骗水中的鱼,它们的嗅觉要比我们灵敏几百倍,坏了的食物基本不会诱来鱼,而且还可能驱赶窝子附近的鱼。窝料中还可以适当的加入些添加剂。曲酒泡过的小米就比单独使用炒香的小米效果好些,而加入一些香精的酒泡小米,要比只用酒泡的还要好。还可以把一些农作物和商品窝底料结合,这样诱鱼速度会更快些。
打窝的时候,一般围绕浮漂的位置,打三角形的三个点,或者用打窝器、打窝船来打,这样窝料的散落位置更准,还可以以浮漂窝点为中心,打个扇形的窝子。打窝还要考虑浮漂下水底的地势,坡度太大的水域,窝料入水的位置要打在浮漂靠近钓手位置的内侧,打近一些的窝子,总比把窝子打远了,把鱼诱到前边的好。
钓具选择
野外垂钓,如果只针对小体形鱼类,那么3.6米的竿子是正确的选择,既节省体力,回鱼还比较快。现在的稍微好点的3.6米钓竿,都是70g以下的重量,即使一小时几百次的抛竿,也不会觉得太累。针对大体形鱼类,那么一定要选择4.5以上的钓竿。选择野外使用的长竿,要求竿子轻,腰力好,调性基本在37左右。竿子轻,提竿和抛竿都不会觉得太累,不用担心竿壁薄而不结实,好一些的钓竿使用的碳布吨位都比较高,所以缠的很薄,抗冲击力也比较强。腰力好,是为了便于我们控鱼,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鱼的体力卸掉。调性的选择,一般不用太硬的竿子,37这个调性是最折中的理想调性,可以大小鱼兼钓。但目标鱼只是几斤以上的大体形鱼的话,倒也可以使用28调性的硬竿,不过使用调性偏硬的竿子,一定搭配粗些的线组。野外钓场使用台钓,线组的选择就没有池钓中那么挑剔了,野外的鱼,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吃口很轻的状况,即使1.0的子线,在野外钓50g以下的小鲫鱼都是可以的。如果在野外想大小鱼兼钓,在使用稍细线组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失手绳,同时配合调性偏软的钓竿。野外垂钓大鱼,不要怕使用粗线,不用失手绳的时候,钓取大水面水域中的大鱼,5.0的主线都可以考虑使用,特别是垂钓像鲢鳙这种挣扎力较强的鱼类。
野外使用的钩子,如果想大小鱼通钓,一般可以选择关东一类的钩形,钩条比较粗,钓到大鱼也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单独钓小鱼,还是使用袖钩比较好,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大家尝试使用伽马的A1角这种竞技钩,笔者用这种3号的A1角,钓鲫鱼的时候钓到过3斤多的野生鲤鱼,而且鱼抄上来后,钩子丝毫没有变形。野外钓场中杂草比较多,如果对自己控鱼的水平没有把握,那么可以使用带倒刺的钩子,不然鱼钻到草中,细小的草棍就和挡针的作用差不多了,会把钩子上的鱼卸掉。
野外钓鱼所使用的浮漂的选择也比较简单,钓浅水可以使用比较流行的枣核漂,钓深水使用漂身较长,漂尾和漂脚也都比较长的大漂就可以。野外水域中小杂鱼比较多,选择浮漂的时候,尽量选择长漂身的浮漂,浮漂在受力产生运动的时候,漂身和水的摩擦力更大,浮漂表现出来的漂讯语言更为真实,即便是选择枣核漂,也要选择那种漂身枣核型加长的浮漂。在小鱼中钓鲤鱼等大体形鱼类,一定要选择那种长身的底钓浮漂,这种浮漂翻身后下落快,能带领钩铒快速到达水底,避开一部分中途的小杂鱼。野外的河流中垂钓,大部分的水都有一定的流速,为了减少钓组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尽量选择漂身较小的浮漂,漂脚和漂尾都可以长些。
野外使用台钓的时候,浮漂的调钓也比较简单,钓小体形鱼,一般调3目左右就可以,钓大体形鱼,调节7―10目。钓的时候,钓目也不用那么确定。野外钓场的水底都不是很平整,钓目不好调整,而且水中的鱼一般都是生口,吃饵动作也比较大,即使调1目钓6目,很小的鲫鱼吃饵也会出动作。我们钓的时候只需要知道调目多少,知道钩子上是否还残留有饵料就可以了。不过有些情况需要我们适当的改变一下调钓方法来应对。
有水流的钓场,浮漂的调整,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种是正常的带钩子调平水,钓目因水流的速度来定,只要水流不冲倒浮漂就可以,即使钓线稍有弯曲,还是一样可以看到鱼讯的。钓的时候注意打开铅坠上边的太空豆。还可以无钩调漂,无钩调全目,这种方法在流水中钓大鱼比较适用,取下钩子,调节浮漂到漂身和漂尾的连接处,装上双钩和饵料后,不管浮漂下落到什么目数,都可以保证双子线比较直,而且抗走水效果也比较好。如果走水太严重,可以稍微降低浮漂的目数,调节漂尾目数一半左右就可以。或者还可以使用竞技钓中的跑铅钓法。
北京市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