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手竿钓鲢鳙,掌握了这些诀窍,鲢鳙

清明之后进入晚春,到了晚春气温就比较高了,高温开始接近30度,此时喜欢高温的鱼类也老早开口了。鲢鳙喜暖怕寒,每年秋末停口,基本要到清明之后才会开口较好。这跟鲢鳙的进食特点有关系,鲢鳙进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藻类,气温低的季节水中这些食物稀少。所以真正鲢鳙开始大量进食,基本要等到进入晚春。

一、用饵特点

鲢鳙的进食特点跟其他鱼类完全不同,鲢鳙是通过“喝水”的方式,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所以被称为滤食性动物。别看这些浮游生物和藻类很小,但是数量多,所以鲢鳙也是生长非常迅速的一种鱼类。钓鲢鳙,关于饵料的有花鲢喜腥臭,白鲢喜香酸的说法。不过在钓鱼的时候只要饵料雾化好,不管什么味型,鲢鳙都会进窝。所以钓鲢鳙的饵料本质上是要雾化好,味型还在其次,不管何种味型,只要味道浓郁雾化好,鲢鳙肯定会进窝。钓鲢鳙一般是钓浮,通过频繁的抛竿形成较大的诱鱼带。所以饵料可以增加一些“增白粉”,白茫茫一片会让鲢鳙更容易发现诱鱼带。饵料的比重一定要轻,必须是细粉状,这样才能在水中悬浮更长的时间。

二、钓组搭配

钓组搭配得当是上鱼的关键,根据鲢鳙的进食特点,慢慢发展出比较另类的手竿钓组。主线、鱼竿根据鱼情大小合理选择,最关键的还是子线的使用问题。鲢鳙的滤食性特点,导致了不会出现太大的进食动作,或者理解为跟其他鱼类的“吞咬”动作相比小了很多,所以子线使用不当就容易出现吃不进去鱼钩的情况。钓鲢鳙的精髓在于鱼钩是鲢鳙“喝水”的时候喝进去的,所以子线要柔软,鱼钩不能太重。如果鲢鳙较小,使用细线就行,这样子线会比较柔软,如果鲢鳙较大,一般会更建议使用比较柔软的pe线。

鱼钩要大,因为鲢鳙的嘴太大,但是鱼钩的钩条不能太粗,太粗就太重,太细就容易被拉直,所以一般是使用不粗不细才鱼钩。钩间距要大,这也是钓鲢鳙的关键所在,一般钩间距要达到半个鱼头大小。因为手竿钓鲢鳙的时候是上钩挂饵,下钩不挂。当上饵雾化慢慢下沉,雾化带会慢慢到达下钩位置,鲢鳙“喝水”的时候就会把鱼钩喝进去,这比双钩挂饵科学了很多。其次要使用长子线,30厘米都未必算长,因为长子线更结实,更柔软,摆动幅度更大,有利于形成较大的诱鱼带。话说从诱鱼面积的角度考虑,好像钓鲢鳙的时候才会更追求诱鱼面积的大小。

三、调漂技巧

首先是浮漂的选择问题,钓鲢鳙要钓浮,饵料比重虽然轻,但是个头大,还是有一定重量的,所以吃铅大的浮漂是必须的。漂脚要长,漂身短粗,这样可以提升浮漂的翻身速度。漂尾要长,这样也有利于钓浮。鲢鳙的漂相不明显,所以漂尾一定要非常清晰,甚至是使用小碎目的长尾浮漂。调漂带饵调漂就行,钓目最好是低目,这样对后期看漂相会比较明显。去掉双钩看看调目,当出现这个目数时说明饵料已经化完。

四、钓位和找鱼层

钓鲢鳙一般是选择较深的钓点,在较深的位置钓浮。因为鲢鳙体型较大,很少到水比较浅的地方。民间在选择钓位上有个说法,叫做不钓鲢鳙不选大坝,如果钓鲢鳙选择大坝就非常合适,主要是水一般都会比较深。注意浮钓鲢鳙非常怕风,一般是选择风小的天气出钓,风力较大难以成窝,而且看漂也不方便。如果风小建议钓上风位置,这样抛竿准,浮漂不会被挂到脚边;找鱼层也是钓到鲢鳙的关键,鱼层的深浅跟气温有关,气温高一般在浅水层,气温低一般在深水层。不过浮钓鲢鳙一般是从浅找到深,因为饵料是慢慢下沉的深水层的。

以上基本就是手竿钓鲢鳙的核心技巧问题了,前期诱鱼可以打窝,或者饵料捏成三角形,持续抛竿打窝。等鲢鳙进窝,饵料就需要少加揉搓了,不能雾化太快,能持续1到2分钟最好。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ythope.com/lyzl/lyzl/25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